11月21日,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结果公告,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华科技”或“公司”)首发上会申请获通过。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公司计划发行股票数量3320.00万股,拟募集资金总额63,400.00万元。
高华科技主营业务为高可靠性传感器及传感器网络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与服务包括各类压力、加速度、温湿度、位移等传感器,以及利用上述传感器与集成信号传输处理技术为客户提供传感器网络系统的解决方案。
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紧盯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以攻坚高可靠性传感器核心技术为己任,取得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实现了大规模量产的自立自强的发展格局。
初期,公司产品依托过硬的品质,稳定的性能和完善的综合服务能力,成功入围我国装甲车辆、航空机载配套军用传感器的军品供应商名单,为公司品牌实力和应用范围内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近二十年的岁月,高华科技不忘初心,持续推动在传感器领域的MEMS传感芯片、ASIC调理电路方面的研发投入,勇担时代重任,一路向前,助力我国制造业争夺国际市场制高点。
在压力传感器方面,高华科技先后突破运载火箭飞行中箭体高冲击下微小脉动压力测量的难题,完善对某型号发动机燃料压力测量装置的小型化要求,以及航空机载双余度液压测量的难题,高铁动车压力传感器运行工况严苛等诸多难题,自研的核心产品“全金属封装介质隔离微压脉动传感器”、“小直径全金属介质隔离压力传感器”、“双余度压力传感器”、“高铁动车用压力传感器”相继问世,均刷新我国相关应用场景的制造记录,标志着高华科技已具备跻身世界顶尖压力传感器的创新能力。
在加速度传感器方面,公司自研的多轴振动传感器,具有高频信号和高集成小型化的特点,可用于了火箭箭体的振动测量,实现信号自检;公司自研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首次完成复兴号动车加速度传感器的国产化突破。
传感器网络系统方面,公司参与研制的箭载无线数据获取系统,解决了运载火箭传感网络体重过大、线缆复杂、安装空间拥挤等技术难题,有效提高火箭的载荷,意义重大。
高华科技积极深化产业布局,相关产品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让整个行业见证了“高华速度”。2007年,公司承接载人航天工程配套传感器的任务;2008年,承接高铁动车及工程机械国产化配套传感器的国家轨交重大项目;2013年,多次参与研制了多型号长征系列火箭及新一代战机配套传感器项目;2018年,公司的传感器网络系统首次被应用在航天领域,目前已实现多型号飞行器配套并全程参与多项航天任务的亮眼成绩;2019年,公司配套煤矿机械产品通过验证,开始批量为冶金领域提供设备健康监测及远程运维服务;2020年, 公司为运输机提供机轮胎压监测系统……
现在,公司产品相继进入航空航天、武器装备、轨道交通、机械、冶金等多个领域,其卓越技术创新能力,先后揽获“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突出贡献单位”、“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南京市科学进步三等奖”等荣誉认可,同时也助力我国站在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上,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赢得了话语权,有力保障了国家重大项目的实施。
“做感知世界的引领者”是高华科技坚持秉承的信念。公司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打造军用及工业领域双引擎发展的目标,多年来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工信部、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工信厅、南京市科技局、南京市工信局等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多项传感器研制项目,已形成包括传感器设计、传感器网络系统设计、传感器芯片设计共3大类核心技术,累计授权专利65项,其中发明专利25 项,拥有5项软件著作权,目前在研项目10个,进展顺利,分别处于基础研究、送样、中试等阶段。
高华科技坚持科研转化成果共享,制定了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实施了调动工作积极性的员工持股计划,针对在研发中的专利、奖项、行业标准、论文等方面做出贡献的团队和员工给予物质奖励及荣誉奖励。公司现已拥有一支专业基础扎实、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经验丰富、行业理解深刻的研发团队,核心研发人员拥有业界领先技术及行业资源储备,对传感器行业技术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总能领先一步。此外,公司重视产学研的融合,与东南大学、扬州海铭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共享众人智慧,加快科研成果转换,产品性能全方面进阶,带动公司毛利率维持在57.71%至60.77%之间,市场满意度和话语权持续巩固,创新之花不断绽放。
多年来的积累,使得公司在传感器设计上,能够应对更复杂、更严苛的环境所带来的挑战,并通过深挖传感器网络系统数据,实现产品的高精度、高速率、实时性、高集成、低功耗的优势,尤其是箭载及地面实时无线系统与旋转设备健康监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前沿技术为代表的的MEMS芯片的传感器上,公司有所布局,可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多传感器协同解决方案,为未来加速市场的开拓,壮大推广产品奠定了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