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是抢占科技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支撑力量。新材料制造设备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确保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而且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表现。因此,新材料制造设备在我国的产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科技和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近期,扬州惠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惠通科技)公布了招股意向书,本次公开发行3512.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00%,募集资金4.14亿元,将用于高端化工装备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技术改造项目、技术研发中心(惠通研究院)项目等,旨在对公司主营业务进行升级、拓展和加强。本次发行的申购日期为1月6日。
作为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惠通科技申购消息一经公布,便迅速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其在新材料制造业的重要地位,更是由于其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卓越表现,以及展现出的良好发展前景。
工程项目一体化服务,奠定行业领先地位
惠通科技,作为一家专业的化学工程高端装备及产品整体技术方案提供商,凭借20余年的设备制造和专业工程技术服务经验,始终服务于国家战略,不断推动高分子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和双氧水制备相关工艺技术和装备的创新发展。公司为我国高性能聚酰胺(尼龙)、生物降解材料、双氧水等行业落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工艺及装备基础。
目前,惠通科技围绕在聚合装置领域的技术优势,深耕聚酯、尼龙、双氧水及生物降解材料行业,发展成为一家提供“咨询+设计+装备制造+成套设备集成+装置开车+后续技术支持服务”的工程项目一体化服务模式的企业之一。
从2021年至2024年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827.07万元、81,319.72万元、59,234.47万元、50,733.11万元,实现净利润8,458.07万元、13,013.25万元、9,802.19万元、8,766.39万元。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以及较强的成长性。
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服务的已建或在建项目中,尼龙 66 生产线累计设计年产能超过 14.3 万吨,PBAT 生物降解材料生产线累计设计年产能超过 30 万吨,双氧水流化床生产线累计设计年产能超过 310 万吨。公司在尼龙 66、PBAT/PBS、双氧水(流化床)的市场占有率约为 20%、11%和 35%,在细分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
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公司凭借出色的技术和项目业绩,在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与扬农化工、平煤神马、凯赛生物、中国天辰、怡达股份、长鸿高科、万华化学、兖矿集团、山西华阳、湖北宜化、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等行业领先客户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
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惠通科技始终秉持着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高新化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不断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已经建立了化工设计院、新技术开发中心、设备加工中心等核心部门,能够为客户提供从设计到装置开车的全流程综合服务,确保了服务的全面性和专业性。
凭借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技术突破,公司在行业内赢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并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公司完成的“管外降膜式液相增黏反应器创制及溶体直纺涤纶工业丝新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项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涤纶工业丝熔体直纺的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标志着我国涤纶工业丝产业技术从过去的“跟跑型”向“领跑型”转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截至2024年6月30日,惠通科技已拥有境内发明专利43项。公司的核心技术不仅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还荣获了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以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此外,公司的核心设备也获得了两项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产品认证、六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证和一项江苏省新产品认证。公司还作为参与单位完成了“高性能聚酯与聚酰胺66工业丝制备技术”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进一步证明了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
在聚酯工程领域,惠通科技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完成的“千吨级丙交酯连续化生产工艺技术及关键装备的研发”项目获得了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吨级丙交酯连续化生产技术及成套装置,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凭借先进的技术工艺以及出色的设计咨询、设备制造和工程总承包能力,公司在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知名度,先发优势明显。这些持续高筑的工程业绩壁垒和品牌形象有助于公司不断获取订单,扩大业务规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惠通科技近年来坚持化工工程和新材料“双轮驱动”,积极抢占“双碳”新蓝海。目前,惠通生物基新材料项目建设正在进行中,这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行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展望未来,惠通科技计划通过募投项目,进一步促进公司传统制造工艺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提升在相关工艺技术、工程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水平及创新能力,借力资本市场,力争成为集工程技术服务、高端装备制造及新材料研发、生产为一体的国际一流科技型企业。